首页 动态 > 内容页

通讯!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 成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

时间 : 2023-06-26 03:17:29 来源:锦观新闻
x

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系四川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。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重点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推进新型工业化,成都将怎么干?“融合”之路怎么走?

看基础

成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

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,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。成都将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、兴市之要。柔性显示、高端通用芯片等突破国际封锁,手术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,声表面波滤波器晶片实现国产化,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,“翼龙”系列无人机出口量全国第二……近年来,成都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显著加快。

从产业基础来看,近年来,成都先后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、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等国家级授牌,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。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,近十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2,202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量级,达到5067亿元,占GDP比重24.3%,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
产业链核心优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渥土壤。当前,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、新型材料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、成德高端能源装备、成渝地区电子信息3个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生物医药、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。

工业化生产方式整体性变革。成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转型,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、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重大授牌,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6.4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7.0%,推进企业节能化改造、能源清洁化替代。2022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4%,高于全国38.1个百分点。整体退出煤炭等高耗能产业,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4个,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、省级绿色工厂93家,巴莫科技获评全球首家正极材料“零碳工厂”。

从企业主体来看,成都梯度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制造业企业群体。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,新希望、兴城集团上榜世界500强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,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达202家,制造业单项冠军达10家。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300家,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上市企业突破100家,上云企业近8万户。

看趋势

夯实制造业支撑 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。成都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怎样的形势?

走进成都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,数字化智能制造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。数条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,加工制造环节交给机械手臂。这样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,在成都渐成气候——智能工厂正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策源地和主战场。

当前,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绿色低碳等技术加速迭代。对于成都而言,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,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是成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。

从产业来看,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要求突出韧性安全。在此背景下,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,成都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,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,加快“链主”企业和配套企业引育,提升产业链区域配套水平,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。

新的城市发展使命要求推动四化同步发展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到2035年“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,形成新发展格局,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”。成都突出新型工业化“主引擎”地位,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融合互动,在时间上同步演进、空间上一体布局、功能上耦合叠加,不断提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、成渝极核城市带动作用,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。

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夯实制造业支撑。成都要坚定建设制造强市决心,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、兴市之要,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融合提升优势产业,补齐关键基础短板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引领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,聚力解决制造业占比不高、工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,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见效。

看路径

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

成都应该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?“数字化转型是其中的重点。”成都希望森兰总经理何建波对此深有体会。何建波告诉记者,公司正加快数字化转型,通过全新的智能化产线,有望实现20%的成本下降。

在此背景下,成都正加快促进四化同步,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。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信息化。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赋能行动,制定发布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,全面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能力,以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推动传统制造装备联网、关键工序数控化,大力培育应用新模式,加速产业迭代升级。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。主动适应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进程,积极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。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,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、精深加工链、品牌价值链“三链同构”,从现代种业产业建圈强链、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、农业装备水平的提升、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力,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引擎作用,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。

坚持量质并举,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基础。成都要融入新发展格局,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。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。满足新消费需求,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。适应新形势发展,培育梯度发展的市场主体。成都还将实施“成都智造”品牌培育行动计划,提升“成都智造”品牌竞争力、影响力和美誉度,加快推进成都产品向成都品牌转变,建设以先进制造为重要支撑的品牌之都。

此外,成都还加快推进建圈强链,增强新型工业化体系支撑。突出强链补链延链,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突出科技产业协同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。突出产融深度结合,增强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支撑。突出人才创新发展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。突出空间要素支撑,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承载。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