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材料行业市场到底多大?在新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建材领域,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比已由14%增至近20%,先后培育出碳纤维、风电叶片、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、电子显示玻璃、石墨烯等多个数百亿元产值的产业,以及特高压陶瓷绝缘子、蓝宝石衬底、闪烁晶体、气凝胶等数十亿元产值的产业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3-2028年新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》分析:
2023年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
(资料图)
新材料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,每种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都将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。从现代科技史上不难看出,每一项重大科技突破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新材料的发展。因此,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,美国称之为新材料“骨肉科技发展”。新材料技术被称为“发明之母”和“产业粮食”
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主体是美国、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。它拥有大多数大型跨国公司,在经济实力、核心技术、研发能力、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。其中,美国是一个全面领先的国家。日本在纳米材料、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,而欧洲在结构材料、光学和光电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。
近年来,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,重视新材料技术研发,尤其是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韩国等。我国也积极推动本土新材料技术研发,在制定的《中国制造 2025》将新材料确定为战略重点领域,提出要加快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技术的研发。但是,整体来看,目前全球新材料技术领先企业大多集中在美国、日本和欧洲,这三大国家和地区新材料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位于第一梯队。韩国、俄罗斯和我国在新材料某些特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位于第二梯队。第三梯队为巴西、印度等国家,目前处于奋力追赶的状态。
下游需求旺盛,催生万亿新材料市场。新材料产业由于自身特点,涉及领域众多,所处周期以及下游市场不同,不同行业对于新材料的需求及发展空间也不同。基于产品需求角度,目前下游需求最旺盛、发展空间最大的新材料领域为 5G 新材料、半导体新材料、面板新材料、高分子新材料、高性能纤维新材料和其他前沿新材料。随着下游市场对于产品需求的增加,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。新材料领域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从全球市场来看,下游领域环保、技术升级,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出现,化工新材料产品用量也在逐渐增加。随着热敏材料、电子电气、航空、汽车、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,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、日本成熟市场和中印等新兴市场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回归上升通道,预计未来几年,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.5万亿元。
目前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步入高技术引领、产品迭代速度快、产业规模和需求不 断扩大等特点,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,企业和金融资本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动力不断增 强,未来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空间有望继续扩大。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计,到 2025 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4800 亿美元,2019-2025 年复合增速达 4.4%,其中高 端聚烯烃、特种工程塑料、电子化学品、碳纤维等领域需求增长有望延续。
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前提条件,21世纪以来,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。2021年末,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技部、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》。该计划指出,要部署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,围绕大飞机、航空发动机、集成电路、信息通信、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,攻克相关新材料技术。
中国在半导体照明、稀土永磁材料、人工晶体材料、韩国在显示材料、存储材料、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。从新材料市场的角度来看,北美和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材料市场,市场相对成熟,而在亚太地区,新材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。从宏观层面来看,全球新材料市场的重点正逐渐转移到亚洲。
2025年,预计新材料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。工业结构主要分布在特种功能材料、现代聚合物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中,分别占32%、24%和19%。
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显著,细分领域的地理分布各有侧重点。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广东新能源规模超过1万亿元。其次,福建、安徽和湖北的规模超过5000亿元。长三角新材料产业注重新能源汽车、生物、电子等领域。珠江三角洲注重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,而环渤海地区更注重特殊材料和尖端材料。
新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
政策驱动,新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发展。为了提升新材料领域竞争力,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,我国先后提出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》、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、《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 年)》、《稀土行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支撑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。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为6.41万亿元,2022年将达7.53万亿元。据工信部预计,2025年,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的规模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.5%,市场前景广阔。
目前,美国仍是世界领先的材料国家。日本在纳米材料、电子信息材料、韩国在显示材料、储存材料、欧洲在结构材料、光学和光电材料、纳米材料、俄罗斯在耐高温材料和航天材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
我国纳米材料、非线性激光晶体、第三代半导体、半导体照明、稀土材料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同,部分处于领先水平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、高温合金、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、显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。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中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研究结果,中国32%的关键材料仍然空白,52%依赖进口、高端数控机床、高端设备仪器、运载火箭、大型飞机、航空发动机、汽车等关键部件精加工生产线。95%以上的制造和测试设备依赖进口。每年进口半导体芯片的成本为2000亿美元,几乎是进口石油的两倍。
全面布局新材料,部分省市产值已达万亿。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以环渤海、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,各区域之间产业种类与发展规模均存在差异,呈现多元化发展,各具特色,互有优势。其中浙江、江苏、广东和山东四个城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均超万亿,长三角地区专注于对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医疗和高性能化工等领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,珠三角则以高性能钢材、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稀土等领域新材为主,环渤海更倾向于战略基础材料、高性能材料、特种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的研发生产。
新材料行业报告对中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、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,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、经济环境、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。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,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。想要了解更多新材料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3-2028年新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