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以来,
南昌把“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
(相关资料图)
作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
重要抓手,
推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、
引导乡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,
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
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,
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
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
农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
持续增强,
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
科技赋能
农业走上智慧路
盛夏时节,骄阳似火。南昌各地的稻田里,稻子被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“腰”。眼下正是“双抢”农忙季,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,利用高效农机开展机械化收储工作,确保粮食颗粒归仓。
在新建区联圩镇,微风吹过,万亩稻田层层荡漾,宽阔平整的田野上,农用运输车忙碌地穿梭在乡间公路上,收割机、旋耕机在不同的地块同时作业,金黄的稻穗被收入机舱,不一会儿,脱粒的稻谷就通过自动化管道“送”入运粮车,丰收的声音在田间回荡。
“今年风调雨顺,而且在育秧的时候就都是机械化作业,包括播种、收割,都是机械化,有了机械的帮助,我们现在种田轻松多了。”联圩镇种粮大户夏清义说,“今年早稻有1.6万亩,现在有20台收割机在作业,预计2个星期就能全部收割完成。”
没有农业机械化,就没有农业现代化。
近年来,南昌积极推广提倡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,落实相关农机优惠政策,引导农民利用机械化和发展现代农业耕种,不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,强化技术跟踪服务。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,早在育秧期间,南昌各地就把育秧工作从农田搬到了“工厂”,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春耕方式。
“为了水稻的稳产稳收,今年3月份的时候,我们就全面启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,利用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开展工作,减少了近50%的种子使用量。”南昌县泾口乡工厂化智能育秧中心总经理王风山告诉记者,“目前,育秧技术路线主要以流水线自动播种、叠盘暗室出苗、自动轨道运输、集中秧田炼苗、水肥一体喷灌为主,智能育秧中心可通过控制湿温度,减少气候和温度变化对秧苗生长的影响,能有效提升当地育秧品控水平。”
沃土之下,
无人飞播机、机械化播种育苗机、
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化作业,
正助力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,
促进农民增产增收。
截至目前,
我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%,
水稻机种率达到52%,
其中机插率达到25%。
产业兴旺
农村发展提质增效
近年来,南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,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农村特色产业,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。
在武阳镇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的大棚内,浓香的辣椒味扑鼻而来,采收的村民们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辣椒,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“我们今年主推薄皮系列辣椒,全年销售辣椒杂交种子在3万斤左右,可以满足60万亩的种植面积,经济收益能达到66亿元。”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磊说。
大家族种业农业种植基地占地面积500亩,是一个集品种选育、品种展示及栽培技术于一体的研发推广中心。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该公司坚持走“育、繁、推”一体专业化之路,不断做大做强辣椒品牌,让小辣椒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。
“以前我是种植水稻,但缺乏技术,又不会管理,后来把土地流转给大家族种业农业种植基地,自己在这里工作,一年能有几万元收入,各方面都比以前好多了。”农户吴天乐说。据介绍,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已帮助当地百余户农户就业,平均增收万余元。
同样喜迎丰收的还有新建区金桥乡众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该合作社以葡萄产业为抓手,通过优化升级葡萄产业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。
2013年,农户闵凤根成立了新建区众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组织周边葡萄种植农户开展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生产,并注册“畅丰”牌商标,与“百果园”、“盒马鲜生”、大型商超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,确保农户葡萄有销路。“从创立合作社起,每年都扩大种植地面积,从6月到10月都有葡萄产出。目前,众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全村一百多户种上了巨峰、夏黑、阳光玫瑰等优良品种的葡萄,每亩产值可达到8000到10000元。”闵凤根说。
葡萄产业园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进行产业扩张,以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、吸纳脱贫户来合作社务工等方式,带动了全乡500多户农户就业。记者看到,葡萄园内,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葡萄架上,一串串葡萄颗粒饱满、长势喜人,村民李小华正将新鲜采摘的葡萄装箱打包。“我在这工作很久了,在合作社的帮助下,自己也种植了葡萄,然后又在合作社务工,一年收入能有十万元。”李小华说。
今年,我市依托各县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,聚焦重点区域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,通过政策引领、项目支撑、多方协力,延伸产业链条等一系列有力措施,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。
截至目前,
全市累计培育
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76家,
建立龙头企业引领、
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、
广大小农户参与的
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8家,
引领带动73万户农民进入大市场,
实现抱团发展。
来源:洪观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