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|杨松
编辑|陈晓平 江昱玢
【资料图】
每日优鲜,仍在苦寻出路。
8月4日,公司发布公告称,与投资人签署两份股权并购协议,对方拟出资27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.94亿元),购买54亿股每日优鲜B类普通股。
这是每日优鲜爆雷后,对外公布的最新融资进展。
受此利好消息影响,截至当天美股收盘,公司股价暴涨284%,市值1612万美元。
转向的,还有创始人兼CEO徐正的赚钱思路。
相继关停前置仓、智慧菜场后,他打算做自有品牌业务,通过并购一家中国香港公司,进军数字营销服务。
轻资产的新业务不像前置仓那般烧钱,但在巨额亏空之下,留给徐正东山再起的空间有限。
2亿救急
2022年7月,每日优鲜被曝陷入经营危机,上千人团队就地解散。次月,公司便利购业务作价3000万元,被深圳每日便利收购。
据8月3日披露的2022年财报,每日优鲜高管独留徐正一人,公司员工数仅剩57名。
旧生意难以为继,徐正要给团队的电商和食品杂货供应链经验,找到用武之地。
徐正
3月关停智慧菜场和零售云后,徐正掉头布局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和自有品牌产品零售业务。
据公告,公司将以12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8631万元)现金的价格,全资并购数字营销公司Mejoy Infinite Limited。
天眼查显示,Mejoy Infinite Limited成立于2018年,总部位于中国香港,主要做广告推广、买量投放、数据服务的生意,服务工具、游戏和跨境电商等出海广告主。
2022年底,每日优鲜所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、限制性现金4895.6万元。要支付上述近9000万的并购款项,则亟需资金进场。
换言之,新的融资,是徐正的救命钱。
交易完成后,新投资者将持有每日优鲜88.1%的股份。同时,两位投资者均同意将投票权委托给徐正。
即使融资顺利,这位话事人也并不轻松。
2022年财报显示,每日优鲜在851起诉讼中被列为被告,主要由供应商发起,涉及金额9.6亿元。
此外,公司涉及1332起劳务纠纷,相关金额高达6660万元。
巨额欠款面前,2亿新融资也难填亏空。
刻下,徐正需要尽快跑通新业务,自证造血能力,带领每日优鲜起死回生。
跌入深渊
《21CBR》记者所在的每日优鲜供应商群,有人转发了融资新消息,但并未激起“债主们”的热切讨论。
此前两笔失败的融资,拖垮了公司,也让供应商们习惯于不抱希望。
2022年3月,每日优鲜与投资机构Yorkville Advisors签署股权认购协议,Yorkville承诺将于未来3年内,认购总价值3亿美元的每日优鲜股票。
仅是3亿美元投资承诺。
7月14日,每日优鲜发布第二笔融资消息,称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,将获得2亿元股权投资。
半个月后,每日优鲜员工大会上,高管表示这笔救命资金仍未到账。没钱发工资的每日优鲜,突然关闭了在线办公系统,大批员工被迫离职。
“徐正为了融资,付出了很多努力。”每日优鲜前高管李亮此前接受《21CBR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几笔融资的确说是要投了,最后都没进来,大形势不好,投资人更审慎了。
据媒体报道,徐正团队曾联系京东、美团等多家企业,均没拿到融资。
在员工欠薪、供应商讨债、消费者会员难消费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包围下,曾烧钱圈住的上千万每日优鲜用户,快速流失,公司并购价值大打折扣。
李亮称,没有一个创业者希望走到这一步,徐正面临的困境,肯定要比员工还要多。
好消息是,烂摊子终于等来了新融资,这将给员工、供应商、投资人们,带来些许希望。历时一年,其中艰辛,或许只有徐正清楚。
高峰低谷
每日优鲜在2021年6月上市,的确是好时间节点。
受疫情刺激,每日优鲜订单量增长可观,投资机构看好社区零售赛道,徐正赶上赴美上市的“末班车”。
表面高光后,重资产的前置仓模式难以盈利,每日优鲜在一步步靠近悬崖。
在某生鲜电商担任高管的何力,曾带领团队研究过前置仓模式。他告诉《21CBR》记者,受疫情的影响,2020年是前置仓模式发力最佳时间节点。但即便如此有利市场环境,每日优鲜仍无法盈利。
何力认为,前置仓模式下,每一单的毛利,很难覆盖到所需要的仓储、分拣、配送等“变动成本”,做得越多,亏得越多。
徐正调整业务——推出智慧菜场、零售云等2B类业务,期望用新模式吸引投资人。
对于每日优鲜多业务转型模式,分析人士认为分散公司精力,导致主业增长乏力。
零售电商行业专家、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,每日优鲜没有专注前置仓,还做了菜市场改造等新业务;主业方面,面对美团买菜等竞争对手,没有制定有效竞争策略。
2022年,每日优鲜持续关店。从此前的16个城市,直到同年7月底,全部关掉前置仓业务。
当下数字营销等新业务,模式更轻盈。
全新的每日优鲜将聘请新员工、建立新部门,以及与新的业务伙伴合作。
公司管理层认为,1年内,每日优鲜将有足够的流动资金。
至于每日优鲜之后的运营,既要看这笔2亿新融资能否如期到账,也要看新业务的挣钱潜力,能否撑起投资人、债主们的信心。
(应受访者要求,李亮、何力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