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叮咚!你有新的消息,请注意查收。”近日,南昌县三江镇文明实践所管理员袁涛涛收到村实践站点单,村里一对新人家长因彩礼问题耽搁了婚事,需要有人来劝导。当天,袁涛涛与该镇的“丈母娘团”和“中国好人”徐美花,结合陈规陋习弊端以及徐美花儿女“零彩礼”的事例现身说法,劝导后没过几天,这对新人就成功把婚事定了。
群众对移风易俗的需求在哪里,文明实践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。近年来,南昌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,精准把握群众需求,定制教育服务“菜单”,从日常生活入手,从服务细节突破,以接地气、具活力、有温度的方式,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“点单送菜”活动,大力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文明新风,扎实推进了移风易俗专项治理,促进全县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阵地+”:让移风易俗处处有影响
每到傍晚,塘南镇张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热闹起来:“新风成长园”里,开展着少儿美术、漫说移风易俗等活动;“新风议事厅”里,老人们围坐一起谈天说地、下棋打牌;“新风贺郎台”上,正在上演新编《贺郎歌》,台上台下一唱一和,用老调子唱出新风尚。
让群众出门步行不超15分钟,就能找到一处文明实践场所。近年来,南昌县统筹盘活各种资源资产,推动移风易俗“触角”向“小阵地”延伸——把基层文化站(文化服务中心)、农家书屋、青少年关爱之家、颐养之家、邻里中心等阵地充分用起来,按照“五有”标准,对闲置校舍、公共祠堂等进行改造,建立基层所、站391个,把阵地建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。
同时,该县还在群众聚集程度高的场所设立文明实践点,把阵地向公园、广场、景区、企业、校园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拓展,在每个文明实践所、站、点均设立移风易俗公示栏,因地制宜张贴移风易俗公益广告、宣传漫画,播放宣传视频等,不断丰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手段,形成叠加效应,实现了移风易俗宣传在每个文明实践阵地“抬眼即见、触手可及”。
“队伍+”:让移风易俗时时有人抓
晚上7时许,武阳镇楞上村“银发文明劝导队”的退休党总支书记黄国民吃过晚饭,提上小板凳,来到村头大树下,跟大家聊起了家长里短,聊起了村里新修订的村规民约,大家围绕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厚养薄葬、反对封建迷信、文明祭扫等话题,你一言我一语,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南昌县把深化移风易俗宣传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“必修课”,组建了由党员、干部、教师、退役军人、道德模范等600余人组成的宣讲员队伍,将移风易俗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、休闲广场与社区企业,开展宣讲志愿服务5400余次,累计发放倡议书9万余份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以来,又指导各乡镇结合实际先后成立了“红娘团”“红娘帮帮团”“丈母娘团”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伍,她们不但为未婚适龄男女牵线搭桥,还用生动事例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、幸福观和家庭观,杜绝“高额彩礼”,倡导大家自觉遵守《村规民约》,按照村居红白理事会制定的标准置办婚宴,杜绝铺张浪费,引导婚事新办简办,扭转以往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。
“项目+”:让移风易俗事事有回音
前段时间,家住三江镇东庄村的村民刘大叔遇到了烦心事,儿子谈了同村的女朋友,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,女方家在彩礼这一块始终不肯松口,总觉得彩礼越多才越有面子,于是婚事就一直耽搁着。刘大叔希望志愿者多到村里开展“讲文明树新风”移风易俗志愿服务,给准亲家做做思想工作,于是他就委托村里的实践站在“点单平台”下单,没过多久,镇文明实践管理员就带着志愿者来劝导双方家长。
“前几天,我那准亲家突然想通了,说只要我们对他女儿好,彩礼他们就不要了,婆家娘家各拿5万块给到小两口,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。这多好!下半年就给他们把喜事办了!”刘大叔心里石头落了地,说话底气都更足了。
村民有需求,只需联系村里实践员,在手机小程序上点单,志愿者就会上门提供志愿服务,实现了志愿服务项目“点单式”配送,精准对接百姓需求。与此同时,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积极作为、主动出击,巡回开展“一镇一场”移风易俗专题演出,受益群众超5000人次,得到群众广泛“点赞”。
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涌现,一些不适应时代的陈规陋习正逐步得到改变,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文明祭扫渐成时尚,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已成主流,不断传递着大美昌南的温度,凝聚着高质量发展的力量。(夏发明 吴瑕)